为进一步促进我县龙游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情况,龙游县农业农村局起草了《龙游县促进龙游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及扶持配套政策(意见征求稿)。 现根据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公开征求意见。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于2021年2月23日前,将《意见反馈表》盖章反馈至我局。 联系电话:0570-7566792,联系人:龙游县种植业发展中心徐汝松
附件1 龙游县促进龙游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意见征求稿) “中黄3号”是我县特有的茶树品种,为促进龙游黄茶产业化发展,2018年县委县政府出台《龙游县加快龙游黄茶产业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龙政办发〔2018〕4号),从“产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茶旅一体化”四方面促进产业化发展。经过三年实施,全产业链已初具规模,但加工水平、品牌创建等薄弱问题未根本扭转,为进一步促进龙游黄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龙游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茶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16〕11号的要求,挖掘我县茶产业资源与优势,充分发挥“中黄3号”的品种优势,按照“生态高效、特色精品、绿色安全、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产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市场化”为抓手,重点突破,点面兼顾,从“种植、科研、加工、品牌、市场”五个环节提升,努力解决“加工、品牌、市场”瓶颈,促进龙游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2023年末,按照产业规模化要求,三年扩种龙游黄茶面积0.9万亩以上。力争龙游黄茶规模达到1.7万亩以上,年产量达到300吨,产值达到1.5亿元。 ——到2023年末,按照生产标准化要求,建设或提升6-9个标准化黄茶示范基地、改造提升6-9个茶叶加工厂、获得10家以上食品生产加工许可证(SC)认证、创建2家以上省级标准化名茶厂。龙游黄茶产品实现系列化,深加工技术突破,龙游黄茶加工水平和能力明显提升。 ——到2023年末,按照产品品牌化要求,培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龙游黄茶区域公共品牌、培育2-3个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茶叶品牌。 ——到2023年末,按照照营销市场化要求,完善本地茶叶市场网络,开拓县外市场,培育一批茶叶经销商,重点开发长三角地区高端茶叶消费市场;拓宽销售渠道,线上线下并行,培育2个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 三、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基地水平 1.继续扶持扩种龙游黄茶 继续鼓励在适种区域扩种龙游黄茶茶园(茶树品种为中黄3号),种植要符合《龙游黄茶生产规程》(DB 330825/T 010-2019)标准,坚持依法依规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流转土地,充分挖掘闲置农用地资源,连片种植,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经营,同时鼓励老茶园(鸠坑群体种低产衰老茶园)换植龙游黄茶,确保完成扩种任务,计划每年扩种龙游黄茶0.3万亩以上。 2.规范种植基地建设和管理 严格按照龙游黄茶生产规程,高标准高质量建园和管理,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若干个标准化示范基地;加强茶园投入品的源头管理,对规模以上的龙游黄茶茶园建档立案,纳入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管理,确保每片龙游黄茶具有“身份证”,实现“有源可溯、有据可查”,全面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和生长调节剂使用,限制除草剂使用;全面推广有机肥替代、绿色防控、喷滴灌节水和幼龄茶园覆膜除草等技术,鼓励申报龙游黄茶基地或产品质量认证,确保龙游黄茶品质和安全。每年计划提升2-3个龙游黄茶标准化示范基地。 (二)进一步科技引领、提倡科学兴茶 1.强化科技引领作用 深化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团队“智囊”的作用,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省农业农村局专业资源,聘请茶叶各专业专家,建立茶叶首席专家制度,指导龙游黄茶种植、加工和品牌市场工作。聘请茶叶种植加工、茶叶综合利用、品牌市场营销三名首席专家。 2.加强龙游黄茶开发研究 开展龙游黄茶系列产品和延伸产品的开发研究。加强龙游黄茶系列产品(条形茶、金丝黄茶、红茶等)的工艺研究和产品定型;发挥我县茶叶深加工技术优势,开展龙游黄茶延伸产品(龙游黄茶速溶茶、抹茶、茶食品、茶饮料、茶食品添加剂、茶饲料添加剂、茶日化用品等)的开发和产业化,提高茶叶资源综合利用;继续和科研院所合作深化品种的研究,包括黄化的机制、新品种选育和品种提纯等;进一步完善《龙游黄茶生产规程》(DB 330825/T 010-2019)标准。争取每年立项2个以上科研项目。 3.加强良种繁育管理 加强“中黄3号”种苗资源的管控,由龙游黄茶产业协会牵头成立苗木管理小组,梳清“中黄3号”品种的权属关系,谋划由龙游黄茶产业协会收购品种权,再以授权的方式建设若干个良种繁育基地,确保苗木供应有序、安全。 4.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 组织茶农参加相关农民素质培训,开设多种形式的茶叶技术培训班;鼓励茶农积极参加茶叶专业院校进修、评茶员和茶艺师等的培训,评茶员的培训给予适当补助。 (三)进一步规范茶叶加工、提升整体水平 1.提升茶叶加工设施和装备 支持规模茶叶初制企业按食品加工条件进行茶厂改造和设备更新,获得食品生产加工许可证(SC)认证;优化加工工艺,加强茶叶连续化加工线的研究与推广,加快推进罗家龙游黄茶加工及展示中心项目的建设。计划每年提升2-3家茶叶加工企业,每年获得SC认证2-3家,创建2家以上省级标准化名茶厂。 2.培育茶叶加工专业户 鼓励茶叶加工专业户改善加工环境、更新加工装备,提高茶叶加工水平和能力,促进茶叶专业化分工,壮大茶叶加工队伍。 3.缓解茶叶加工场地紧张的问题 支持以多种形式解决中小户茶叶加工场地紧张的问题,对符合设施农用地条件和范围的,支持依法依规申请和使用;对一些“散小”户集中的茶叶专业村,探索以茶叶加工集聚点的模式解决用地困难问题,由村集体“统一供地、统一审批、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模式,以租赁的方式供给农户。计划建设2个以上茶叶加工集聚点。 4.规范茶叶加工 切实加强龙游黄茶加工的监管,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指导和督促茶农改善加工环境,规范加工,提高质量安全意识,把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 (四)进一步培育品牌、提升品牌价值 1.大力推进龙游黄茶区域品牌创建 按照“大品牌、大视野、大运作、大影响”的工作思路,整合和发挥政府、新闻媒体、涉茶企业等多方力量,着重抓好龙游黄茶区域公共品牌创建活动,系统开展龙游黄茶区域公共品牌宣传,以“龙游黄茶”地理证明商标宣传为核心,通过深挖文化内涵、统一口径、设计LOGO、讲好故事、精准宣传等,着力提高龙游黄茶品牌的知名度、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区域公共品牌宣传由政府负责,费用由县财政承担,争取龙游黄茶成为江浙沪一带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茶叶区域品牌。 2.加强“龙游黄茶”地理证明商标申报和管理 “龙游黄茶”地理证明商标申报工作已启动,由龙游黄茶产业协会作为申报和管理主体,注册成功后,成立商标管理委员会,负责龙游黄茶商标的使用申报、管理和宣传,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营销”的原则,制定母子商标和授权使用管理制度,规范产品质量、包装和标识。开展区域公共品牌宣传活动,重点谋划举办龙游黄茶节和参展杭州国际茶叶国际博览会、浙江省绿茶博览会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活动,同时结合拓展市场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一些茶事活动和推介会等。形成大宣传、大推介的格局,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3.大力支持培育企业品牌 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大力鼓励茶叶企业自创、培育品牌,企业品牌如涉及龙游黄茶,内容和形式要经过商标管理委员会审查,符合“统一形象、统一标识”等规范要求。对企业品牌获得市级以上品牌荣誉的给予奖励,企业参加政府组织的茶叶产品促销活动、品牌推介活动免摊位费。重大推介、促销活动所需经费,由县黄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采取“一事一议”确定。 (五)进一步拓展市场、提升发展环境 1.扎实推进市场体系建设 加快茶青临时交易点、干茶市场的二级市场布局,新建十都茶青临时交易点和龙游黄茶集散中心(民居苑),提升罗家、街路二个茶青临时交易点和街路干茶市场,形成十都、罗家、街路茶青临时交易点+龙游黄茶集散中心(民居苑)、街路干茶市场的布局合理、规范有序的茶叶市场网络,融合市场准入、产品销售、检验检测等功能,同时支持东日农批市场建设茶叶批发市场。逐步把我县建设成为龙游黄茶品质、价格、品牌等信息的权威和集散地。 2.着力培育龙头企业 发挥龙游黄茶产业协会的带头和管理作用,加强对龙游黄茶指导价、品质标准、行业自律、苗木、采摘工管理和协调,同时要不断创新经营方式,鼓励兼并、收购、股份等形式,以龙游茗皇黄茶开发有限公司为核心,形成利益共同体,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或发展成集团经营模式;支持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订单农业、契约农业、土地入股”等灵活形式,扩大经营规模,与茶农建立利益共享,解决“散、小、弱”的瓶颈,加快实现由生产经营型向品牌经营型、资本经营型转变。 3.积极拓展创新销售模式 鼓励支持茶叶销售大户、企业到县外大中城市或各大茶叶市场开拓销售渠道,设立直销店、专销区、专销柜或建立代理商等,努力开拓长三角地区高端茶叶消费市场;巩固传统市场,拓展销售渠道,鼓励开辟线上市场和营销,支持在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店设铺,以中国TOP直播电商产业园龙游基地为“阵地”,开展直播、带货等形式直销;开展系列网络销售技术培训,开设电商实操、新农人网红、微商联盟等培训。 4.切实增强龙游黄茶消费氛围 打造融“采、购、游、品”龙游黄茶文化特色一条街。以民居苑的“虔龙黄茶”茶馆为中心,建设龙游黄茶集散中心(购茶、展示)、虔龙﹒中国贡茶博物馆(茶文化),形成龙游黄茶展示、茶园观光、购茶、品茶、弘扬茶文化、茶艺表演、培训等系列活动中心;加强茶旅融合,充分挖掘茶文化资源,规划和打造“龙游黄茶飘香旅游线路”,集茶园探幽、文化休闲、旅游观光、购茶品茶等一体的茶旅精品线路,延伸茶的文化旅游功能;支持组建茶文化表演队、茶馆,鼓励创作有关龙游黄茶的文学、影视精品等;在高速出口、高铁站、公交车、电视等公共场所适当投入广告,鼓励机关部门企业的招待茶具印刷龙游黄茶标识和采购龙游黄茶作为办公或招待用茶,营造“龙游人爱喝龙游黄茶”的消费氛围。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 成立县龙游黄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农业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委宣传部、县府办、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水局、县供销社、县市监局、县资规局、县科技局等部门与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组织领导全县黄茶产业发展工作,主要负责研究制订并组织实施全县黄茶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黄茶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等。下设办公室(简称黄茶办),设在县农业农村局,由县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要加强黄茶办的力量,发挥组织和协调作用,分别成立龙游黄茶种植加工服务团队、龙游黄茶科技攻关团队和龙游黄茶品牌市场营销团队,明确团队的职责和任务。 (二)强化政策扶持 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龙游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涉及到龙游黄茶重大投资项目等事项,由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议,通过“一事一议”议定;涉及到龙游黄茶苗木补助、质量安全和品牌培育奖励、省级标准化茶厂创建奖励等事项,由县黄茶办按照相关规定审核并报县政府审批。涉农部门要整合项目资源和资金,金融部门要创新金融扶持模式,支持龙游黄茶产业发展。 五、附则 本政策自2021年 月 日起执行,本政策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县农业农村局和县财政局负责解释。
附件2_龙游县龙游黄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名单.docx.docx
附件3龙游县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扶持政策__(意见征求稿).docx.docx
附件4龙游县促进龙游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_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反馈表.docx.docx
关于《龙游县黄茶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扶持政策》的起草说明 根据工作安排,我局起草了《龙游县黄茶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扶持政策》(意见征求稿)。现将文件起草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制定文件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关依据 (一)必要与可行性 龙游黄茶产业是县委县政府重点培育的农业产业,是我县茶产业的特色亮点,《龙游县加快龙游黄茶产业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龙政办发(2018)14号],从“产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茶旅一体化”四方面促进产业化发展,经过三年发展,产业化发展取得较大进展,2020年全县龙游黄茶茶园面积8376亩,占茶园总面积的27%,三年扩种了7676亩,产值达到1762万元,全产业链基本成型,茶农也初步获益,全县茶农增收700万元以上。 龙游黄茶是具有前途的富民产业。虽然“供过于求”已是全国茶产业发展的常态,但市场对特色、精品茶叶的需求和青睐,促使“变异茶”的市场“蛋糕”近几年越做越大,龙游黄茶的品质是“变异茶”中的佼佼者,理应在“变异茶”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再者发展龙游黄茶对我县产业升级、农民增收都是至关重要。 龙游黄茶产业发展符合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各级政府的政策导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的“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杂粮杂豆、蔬菜瓜果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地方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农民增收的大产业”的意见;201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茶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16)11号)提出“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的茶产业发展目标,挖掘茶产业的资源与传统优势,充分发挥本位优势,发展具有市场潜力的特色精品;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林业局关于印发《浙江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2018-2020年)》的通知的把龙游黄茶列入浙江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地域特色茶)产业。 进一步加快龙游黄茶高质量发展有一定必要和紧迫性,经过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全产业链已初具雏形,但加工水平、品牌等薄弱问题未根本扭转,有必要从种植、科研、加工、品牌市场环节进一步提升,重点是品牌和市场销售,促进全产业链协同高质量发展。产业发展需要时间培育,安吉白茶历经30年才成就产值10亿的产业。龙游黄茶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需要县委县政府进一步重视支持、统一思想、精心培育才能使这片叶子真正成为富民产业。 制定龙游县黄茶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扶持政策目的是加快龙游黄茶产业发展,符合国内茶产业发展形势和各级政府政策导向,符合我省发展特色茶叶资源的指导精神,也符合我县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因而制定本行动计划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 (二)主要依据 《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茶产业传承发展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16)11号】、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林业局关于印发《浙江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2018-2020年)》的通知【浙农产业发(2019)7号】、《龙游县“十三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龙政发(2017)87号】、《龙游县加快龙游黄茶产业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龙政办发(2018)14号】、《龙游县促进龙游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龙政办发〔2021〕15号)。 (三)适用范围 龙游县行政辖区内。 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出台龙游县黄茶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扶持政策,欲解决产业发展以下问题: (一)产业规模偏小。三年龙游黄茶扩种了7676亩,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的51%,存在规模偏小的问题,计划通过第二轮三年计划达到规划的1.7万亩规模。 (二)加工条件薄弱。目前我县规范茶叶企业有茗皇、茗达等9家企业,具有SC认证,其余多数为家庭式作坊,存在规模小,场地小,卫生差,设备陈旧等问题。 (三)品牌影响弱。品牌整合力度不足,公用品牌“龙游黄”没有约束力,品牌存在杂、乱、散、多等问题;龙游黄茶区域品牌的创建,没有得到真正重视;企业品牌不强,现有的茶叶企业对品牌的培育、营运缺乏能力和投入。 (四)市场营销薄弱。龙游黄茶的产品形象没有固定,消费者搞不清什么样的茶才叫龙游黄茶。缺乏营销团队,销售渠道单一,基本还是以客户上门收购,朋友介绍消费的模式,缺乏销售、开拓能力和手段;本地的龙游黄茶销售未形成交易市场,消费氛围也不浓。 三、方案主要内容 (一)扶持扩大规模。鼓励新扩种龙游黄茶和衰老低产老茶园改植换种,扩大龙游黄茶的规模。 (二)扶持科技兴茶。支持龙游黄茶多茶类加工、综合利用、精深加工、品种培育、品种权收购等方面研究;鼓励参加评茶员资格培训,提高从业者素质。 (三)扶持标准生产。扶持龙游黄茶示范基地建设。鼓励按标准化、生态化提升基地,完善基础设施和设备,使用有机肥替代、绿色防控、喷滴灌节水和幼龄茶园覆膜除草等技术,种植景观防风树木和观光设施等;扶持初制茶厂的厂房改造和设备更新。鼓励规模以上初制茶厂按照食品生产加工许可证(SC)认证标准改造和提升,提升加工场所和环境,更新加工设备等;扶持茶叶加工集聚点建设。以村集体为项目主体,“统一供地、统一审批、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对当年新获得省级标准化名茶厂的规模企业进行奖励;对当年新获得SC认证的主体,进行奖励。 (四)扶持品牌创建。支持区域公共品牌创建,进行区域公共品牌创建的规划、宣传、品牌申报;支持企业品牌创建。 (五)扶持开拓市场。支持建设茶青市场、龙游黄茶集散中心等茶叶销售网络建设;支持到县外大中城市新设立销售窗口。在;支持茶叶经营商户入驻东日农批市场(茶叶批发市场);销售龙游黄茶奖励。 三、起草过程与涉及的有关部门协商处理情况 从2020年10月开始,县农业农村局和县茶文化研究促进会,与茶农、茶企、农技人员开展座谈,听取各方面意见,摸清“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和产业现状,经过调研分析,形成《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县龙游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上报县政府,得到张晓峰书记的批示。 三年行动计划和扶持政策的方案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起草,得到上级领导的指导和部门乡镇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期间进行大量调研和广泛讨论。 附:关于《龙游县黄茶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扶持政策》的制定依据: 1、《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2、《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 3、《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茶产业传承发展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16〕11号) 4、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林业局关于印发《浙江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2018-2020年)》的通知(浙农产业发〔2019〕7号) 5、《龙游县“十三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龙政发〔2017〕87号) 6、龙游县加快龙游黄茶产业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龙政办发〔2018〕14号) 7、《龙游县促进龙游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龙政办发〔2021〕15号) 龙游县农业农村局 2021年1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