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求《构建“一地签约、全市共享”机制 推进政务“跨区域通办”服务能力提升工作 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

构建“一地签约、全市共享”机制推进政务

“跨区域通办”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2020年以来,我市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政务“跨省通办”服务能力建设,切实维护跨区经营企业和跨区生活群众办事权益,取得了一定社会成效,但仍存在工作机制相对不够高效、相关环节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扩大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范围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的意见》《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提升我市政务“跨区域通办”服务能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新时期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工作方针,立足新发展阶段,着力推动政务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生活品质。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以“三窗口一中心一平台”为主阵地,以“政务窗口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为主抓手,固优势、强弱项、开新局,着力健全纵横衔接共享的政务服务网络,提升基层政务服务各层次“跨区域通办”服务能力,建立台州特色“跨区域通办”工作体系,不断优化我市政务环境,为建设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提供坚实保障。

二、主要目标

(一)高效率开展“跨省通办”,构建“一地签约、全市共享”机制。为避免层层签订协议、合作流于形式等问题,组织实施“一地签约、全市共享”机制,凡与本市任意一地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的地区,无需再与本市其余县(市、区)签订合作协议,即刻享受台州全市范围内的“跨区域通办”服务,构建高效务实的“跨区域通办”工作体系。

(二)高质量推进“跨省通办”,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合作。结合综合受理人员队伍建设、数字政务等台州特色工作,与长三角地区深入开展“跨省通办”高质量合作,加强通办合作地区间政务工作交流,并结合“走出去学”和“请进来帮”的思路,采取挂职交流、同步培训、跟班学习等方式,提升窗口服务能力,推动两地实现资源互享、观念互通、经验互学,促进办事程序、业务标准互认,推进“跨省通办”全流程网办,提振“跨省通办”改革能级。

(三)高赋能帮扶“跨省通办”,持续指导对口地区政务服务工作。按照《台州市2023年度对口工作任务书》(台对口办〔2023〕1号)等文件要求,就对口所需尽台州所能,与一师阿拉尔市、通化市、南充市等对口地区开展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帮助解决对口支援、东西部协作地区在窗口服务能力提升、一件事一次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跨省通办”事项梳理、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使用等业务指导,提升政务通办质效。

(四)高标准建设“跨省通办”,统筹资源重点开发红色合作地区。通过“红、绿、蓝、黄”四色对签订“跨省通办”地区实行标准化管理,从人口潜力指数和合作潜力指数两个维度出发划出红色“重点”地区、绿色“人口”地区、蓝色“合作”地区、黄色“潜力”地区,根据地区特色合理分配资源,紧密联系红色“重点”地区,开展通办合作城市会商工作,相互学习营商环境优化、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等经验做法,优化流动人员务工、经商环境。

三、工作内容

(一)夯实“跨区域通办”政务服务基础

1.深化事项清单梳理。按照国办发〔2020〕35号、国办发〔2022〕34 号、浙政办发〔2020〕77 号和台政办发〔2021〕7号等文件要求,有序开展“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全市通办”事项清单梳理,并动态在线公布。

2.统一业务办理标准。明确“跨区域通办”内容标准,编制并公布标准统一、材料明晰、流程一致的业务办理手册和办事指南,实现同一事项在不同地域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3.快速清理存在问题。在“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涉及的省内外系统对接、业务流程衔接、职能交叉办理等方面发现问题的,立即启动“快速响应”机制,由各地第一时间协调会商解决,仍无法解决的及时上报。

(二)保障“跨区域通办”政务服务效能

1.畅通跨省通办服务渠道。紧贴企业群众需求,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国家政务服务平台APP“跨省通办服务专区”等栏目功能,以及合作地区政务服务网及APP,开展通办业务。在市、县、乡、村基层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广“教你办”事项,并向合作地区推广使用。

2.推行三步闭环沟通机制。第一步“通办前”沟通,通过“通办联络群”或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公布的咨询电话与属地取得联系的,对事项如何通办进行沟通;第二步“通办中”沟通,通办中遇到业务、系统等问题需和属地及时反馈,并跟进问题处置情况;第三步“通办后”沟通,通办后要定期就过往一段时间的跨区域通办情况进行总结,并与合作地区共同研究通办功能发挥提升办法。

3.融通线上线下上门服务。推进线上服务,迭代升级“省心办事”应用,完善“线上帮办”制度建设,积极组建专业帮办客服团队,并根据需求提供通办业务咨询服务。推进线下服务,在通办双方市县两级政务大厅分别设置跨区域通办窗口,落实专人为办事群众答疑解惑,提供异地咨询、异地帮办、异地收发件等服务,变跨省办为就近办。推进上门服务,主动下沉到外来人员较多的工厂、社区开展政策宣传和上门办,同时与外地在台企业家深入沟通、上门问诊,切实找准企业和群众的服务需求,不断提升我市跨区域投资经营企业和异地逐梦人员幸福指数。

(三)提升“跨区域通办”政务服务水平

1.建立机关端“六个一”长效管理机制。从“一地、一群、一录、一表、一册、一集”六个不同维度出发,健全机关端长效管理机制。建立“一地签约,全市共享”机制,县(市、区)在与新合作地区签订通办协议内容中,增加“建立‘一地签约、全市共享’机制,与本地签约后,合作效力及于台州市各县(市、区)(或:视同与台州市所有地区建立了通办合作关系)”等表述。各地在建立通办合作关系后,3日内在通办联络群、通办通讯录、通办合作表上在线更新合作情况,及时告知签约协作信息,加强业务沟通,明确合作地联络人,做优便捷咨询机制。在办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填报问题反馈单,问题解决后及时记录,并在每年5月、11月编制更新通办常见问题解答知识手册。市政务服务办定期编制通办案例集,及时对经典的“跨区域通办”案例进行总结,与合作地分享并进行推广。

2.建立窗口端“不能挡”长效服务机制。在接待有通办需求的企业和群众时,按照首问责任制原则,禁止窗口回复“不知道”,受理人员遇到“不懂”“不会”“无法”办理的,应当先联系属地,了解清楚搞明白后再答复。坚持“穷尽办法、竭尽全力”原则,通过一网通办、扫描上传、邮寄快递等方式全方位无死角闭环服务,让“跨区域通办”就在这里办成,不求人就能办成。

3.建立系统端“三提升”长效发展机制。提升政务服务2.0工单系统使用率,及时反馈应用推广时出现的标准不一、材料不同、流程有差等问题,根据全省统一标准,调整优化本地业务办理流程,同时也将本地更简化的流程整理成需求建议,通过工单系统向省级部门提出。提升“政务服务驾驶舱”维护频率,各县(市、区)应及时更新、常态化维护台州市政务地图系统内跨域通办合作情况。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通过在线指导和培训,推动“跨省通办”业务能力提升,推进政务服务2.0帐号向合作地区开通、合作地区受理帐号向本地开通。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统筹规划,强化责任落实。要统筹推进本地区“跨区域通办”服务能力提升有关工作,会同业务主管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工作人员办理通办事项的业务能力,提高办事效率,确保“跨区域通办”工作落地落实、取得成效。

(二)加强需求调研,做好分类指导。要深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对通办工作的意见建议,并根据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需求,分层分类地开展各类政务服务指导,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有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

(三)加强经验交流,做好典型推广。要及时总结推广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媒体传播功能,加强宣传推广和交流借鉴,促进本地区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要切实加大各地区间工作协同和经验交流力度,鼓励开展服务能力竞赛,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推动“跨区域通办”服务能力提升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构建“一地签约、全市共享”机制推进政务“跨区域通办”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起草说明.docx


征集部门:台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3-04-26 截止日期:2023-04-28
*为必填项
提出问题和建议:
(请举例说明)    
*
图形验证码: *
提交成功,谢谢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