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化城市道路交通建设,规范新路段停车秩序,弥补缺失车位,缓解停车泊位供给矛盾,根据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浙江武义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拟定了《关于新增城区机动车泊位停车收费区域(征求意见稿)》,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如有修改意见建议,请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0日(2023年11月30日前)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一、通过信函的方式将意见寄至:武义县熟溪街道溪南街4-2号浙江武义吾停泊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办公室,邮编:321200。 二、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邮箱:501706830@qq.com 联系人:吴方武 电话:0579-87623742
浙江武义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023年10月31日
关于新增武义县城区收费泊车区域的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缓解城市道路临时停车压力,提高城区停车泊位流转率,浙江武义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按照“收费泊位统一规划,收费区域分批推出”的工作原则,本次机动车泊位整合后,二类升一类区域泊位158个,新增城区道路机动车泊位共1364个,其中新增一类401个,新增二类706个,新增一个停车场257个泊位,具体新增车位详见清单(见附件1)。 路边新增车位的收费标准以县物价局《关于武义县城区道路机动车泊位停车收费标准的批复》(武发改〔2023〕50号)(见附件2)文件为准。 城区停车泊位增加后,有效满足市民停车需求,泊位供需相对平衡,合理配置停车资源,优化道路交通,提升城市发展管理水平(创建方案见附件3)。 附件:1.城区新增机动车泊位停车收费区域清单 2.关于武义县城区道路机动车泊位停车收费标准的通知 3.新增武义县城区收费泊车区域城区的创建方案 附件1 城区新增机动车泊位停车收费区域清单 一、机动车泊位整合后,二类升一类区域泊位158个(详情见表1),新增城区道路机动车泊位共1364个,其中新增一类401个,新增二类706个,新增一个停车场257个泊位。 表1: 二类升一类机动车泊位列表 | 新增类型 | 道路名称 | 泊位地址 | 新增车位 (单位:个) | 合计 (单位:个) | 二类升一类 | 东升路 | 温泉路口——武川路口 | 65 | 158 | 秋澄公园 | 温泉桥头——武川路路口 | 37 | 温泉路(青少年宫路段) | 武阳中路路口——环城北路 | 25 | 大桥南路 | 熟溪南路——环城南路 | 31 |
表2: 城区新增道路机动车泊位列表 | 新增类型 | 道路名称 | 泊位地址 | 新增车位 (单位:个) | 合计 (单位:个) | 新增一类 | 武阳东路 | 温泉路——武川路 | 60 | 401 | 武川路 | 兴新路——环城北路 | 103 | 南门街 | 环城南路——城脚路 | 50 | 环城南路 | 温泉路——南门街 | 105 | 下街延伸段 | 温泉路——武川路 | 83 | 新增二类 | 武阳路 | 武川路——宝塔路 | 70 | 706 | 东升路 | 武川路——宝塔路 | 30 | 新兴路 | 温泉路口-宝塔路口 | 109 | 宝塔路 | 环城北路口-公园 | 189 | 下街延伸段 | 温泉路口-武川路口 | 90 | 建设路 | 温泉路-湖滨路 | 98 | 芳华路 | 川北路-温泉路 | 120 | 停车场 | 江山新村一路停车场 | 江山新村一路 | 257 | 257 | 合计 | 1364 |
附件2 23.8关于武义县城区道路机动车泊位停车收费标准的批复.pdf
附件3
新增武义县城区收费泊车区域城区的创建方案
随着棚户区旧城改造和城市有机更新建设进程的推进,城区道路经过改造、建设、拓展等提升工作,道路交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城区路面泊位仍是“老样子”,泊位数量缺失,区域分布不均匀。日前我县机动车保有量仍在持续增长,停车难问题已日渐凸显,给市民出行也带来了诸多不便,既影响了城市交通,也破坏了城市风貌。
一、总目标为适应城市发展和变化,规范新路段停车秩序,弥补缺失车位,缓解停车泊位供给矛盾。武城集团通过实地考察和市场分析,结合实际情况,现提出调整两类区域停车收费范围,并重新科学规划增补部分停车位,统合施策,推进解决停车难问题。 二、创建背景(一)停车泊位缺口大,停车泊位分布不均匀。 我县车辆保有量日益增加,停车难、停车不规范、停车乱问题突出,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形象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必要扩展增设收费停车泊位以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停车管理。且城区道路机动车停车位配置不足情况仍较为突出,以熟溪街道江山社区和溪南社区为例,经前期反复摸排调查,熟溪街道江山社区共有住户4000余户,道路停车泊位1973个;溪南社区现有住户3000户,道路停车泊位1724个,按照“一车一位”的基本要求,停车泊位还有较大缺口。 (二)车位利用率低,资源整合共享率不高。 泊位中存在数量较多的僵尸车以及沿街商铺店主车辆,长期占用停车位现象普遍,导致停车泊位流转率低,停车泊位紧张,车主盲目找车位,闲置车位长期闲置现象普遍,进一步加剧了停车难的问题。 三、创建举措(一)推进新增城区收费停车泊位建设,履行取消和新增车位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依据“收费泊位统一规划,收费区域分批推出”的工作原则,武城集团将自主运营新增停车泊位,具体如下,二类升一类区域泊位158个,新增城区道路机动车泊位共1364个,其中新增一类401个,新增二类706个,新增一个停车场257个泊位。 (二)积极利用城改剩余用地和谋划可利用场地,大力推进停车场建设。 为解决停车难、行车难等问题,推进城市建设发展,经实地勘察、车流测算,2023年武城集团拟新增建设6个停车场,其中江山脚路停车场、城脚路停车场、武川公园停车场、秋澄公园停车场4个停车场已在建设中,农贸城停车场、双路亭停车场2个规划建设中。同时,城区各机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泊位尚有余量,可在非工作期间向周边居民开放使用,切实缓解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的居民区的停车压力,如壶山街道办事处内有32个停车泊位,其周边为我县老旧开放式北岭小区,常年处于车位紧张、道路拥堵状态,可谋划开放利用。 (三)参照兄弟市县经验,建设一部分停车楼。 建议在一些人员密度高,车辆流动集中区域周边利用可用空间建设一部分多层停车楼(也可以是停车综合体),在有限面积综合利用空间解决停车难的问题,进一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地点可设阳春路(武川和苑四区边)、永丰路(古城边)、环城北路(原加油站)等地。 四、组织领导成立武城集团“新增停车泊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集团董事长项跃任组长,城投公司总经理徐伟任副组长,吾停运营负责人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组织、部署“新增停车泊位”工作,明确责任分工、研究现状、分析问题、提出节点,同部署同落实,稳步推进新增泊位工作。 五、实施步骤“新增停车泊位”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宣传建设、集中整治、常态管理。 (一)宣传建设,保障市民出行方便。 停车的泊位建设,关乎每一个居民的生活和出行。通过网络宣传、海报、横幅、电子屏等形式,打好“新增停车泊位”工作基础,在便民、利民的基础上,满足群众生产生活所需。 (二)集中整治,新增、整合各类停车泊位。 明确城区新建、改建、扩建停车位的标准及时间,综合城市建设总规划,集中统一建设各类停车泊位。对于商圈、医圈、校圈等特殊路段,设置优先权,以改善道路停车秩序为目标,保障交通顺畅。 (三)常态管理,维持正常停车秩序。 落实常态化管理机制,保障交通安全、有序、顺畅。对于新增停车泊位,及时建立管理机制,不断强化交通意识、文明意识;对于顽固拥堵地段,采用严管执法和柔性执法相结合,对违法违停车辆实行无差别化管理,对轻微违法停车,实行广泛教育,全力打造规范、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六、当前困难城市停车泊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困难点: (一)收费区域机动车泊位增加市民不理解。 为了集中综合治理城区机动车泊位,让道路恢复畅通,此次新增停车泊位的同时也扩大了收费区域。之前一些未收费的路段,在此次的管治中将重新规划定价收费,这与市民传统出行习惯相背离,必然引起一些反映。对沿街商铺来说,停车收费区域的增加也可以会引发客流量的减少,顾客停留不便等情况,引发一些争议。 (二)老旧小区道路拥堵,闲置地块少,难以满足居民停车需求。 老旧小区一直存在车位较少、一户多车、僵尸车辆占用、外来车辆无序停放、管理缺位等现象,由此引发的邻里矛盾也不在少数,更有甚者利用老小区任意搭建、擅自封闭公共通道占为己有、在公共通道上乱堆乱放、通过安装地锁、自行车占位等现象,抢夺有限的车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停车难。小区停车改造要因地制宜,一区一策,依据不同小区环境进行停车改造,才能有效缓解停车矛盾,改善居民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