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开征求《安吉县2025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根据省、市年度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和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安吉实际,现起草《安吉县2025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建议。

请于4月30日下班前将相关意见通过浙政钉反馈至我办,逾期不反馈视为无意见。

联系人:刘立扬,张彬达         联系电话:5923948


附件

安吉县2025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征求意见稿)

 

2025年是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九五”普法规划的关键一年,承上启下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意义重大。全县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省委和市委、县委年度重要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改进法治宣传教育,优化社会大普法格局,推动公民法治素养在实践中养成,扎实做好“八五”普法收官和“九五”普法谋划,确保“八五”普法规划和决议全面落实,为持续深化中国式现代化安吉实践、奋力开辟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新境界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一、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改进法治宣传教育”部署要求,学习贯彻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会、市委九届七次会议和县委十五次八届全会精神,坚持守正创新,深入研判新时代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推动全县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2.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走深走实。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进机关、进党校、进学校、进国企、进社会治理中心、进法律服务机构、进部队、进企事业单位和村社等“八进”活动。

3.深入开展党内法规宣传。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重要论述,以党章、准则、条例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各项党内法规制度,注重党内法规宣传与国家法律宣传衔接协调。落实贯彻市“两办”《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制度的通知》,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积极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学习宣传

4.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持续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积极组织开展第十二个国家宪法日和第五个“宪法与浙江”主题宣传月活动。坚持整体联动、形成合力,让宪法走进日常生活、走进人民群众。

5.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深入宣传民法典在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的作用,教育引导公民正确行使权力、积极履行义务。组织开展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大力弘扬平等自愿、诚实信用、权利义务一致等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学习民法典、宣传民法典、运用民法典的浓厚风尚。

6.持续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开展专项普法。各重点领域主管部门在部署落实工作的同时,按照普法责任制要求,同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民营企业权益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持续推进“15分钟公共法律法律服务圈”建设,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跟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服务。全力推动重点产业发展法治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开展送法进企业(园区)活动,通过举办法律讲堂,开展从业人员法律知识培训、以案释法析理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自觉守法。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以国际贸易摩擦应对、国际经贸规则适用、合同签订及履行等为重点,推动涉外法律服务进企业,提高全县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7.学习宣传与中心大局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组织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增强全社会国家安全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统筹指导各县级单位常态化做好生态文明、安全生产、金融安全、食品药品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扫黑除恶、防灾减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妇女儿童保护等领域普法工作,重点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张网捕鸟专项治理等专项工作的法治宣传,依法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

三、持续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8.强化组织推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依法治国办印发的《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方案》和省委依法治省办印发的《深化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把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作为新时代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推动形成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有效提升公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

9.突出重点人群学法用法。健全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制度,让“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持续推进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年终述法、年度法律知识考试、公务员云讲堂学法用法培训等工作。协同推进“法育青蓝”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教育专项行动,深化青少年“学法筑基”工程,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宣传贯彻,重点开展防范校园欺凌、性侵害、校园贷、套路贷等方面普法教育。聚焦企业经验管理人员,着力提高其合规守法经营和防范化解风险能力,探索企业、“三新”组织等领域“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加强对外卖、快递、网络主播、网约车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务,不断扩大普法覆盖面和影响力。

10.注重工作实效。加强分类指导,定期总结各类群体法治素养提升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编制公民法治素养基准、发布优秀案例等形式,推动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走深走实。加强全县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切实发挥其基础性、支撑性作用。

四、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11.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法治文化。挖掘善良风俗、家规家训中的优秀法治内容,倡导传承优良家风和清廉文化。发挥法治文化熏陶和教育作用,做好“法治+生态”“法治+红色”“法治+非遗”等融合文章,加大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力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2.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充分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创作一批优秀法治文艺作品。加大法治惠民力度,充分利用“三下乡”“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法治文艺下基层,在重大节庆日、法律法规实施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13.加强法治阵地建设。提高全县法治文化阵地使用效率,维护省级以上民主法治村(社区)法治阵地,发挥现有的法治文化示范带、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示范引领作用,围绕群众日常工作生活所需,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五、加强基层依法治理水平

14.深化基层治理经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广乡村治理的“余村经验”,推动在法治化轨道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开展“送法下乡”等活动,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等重点涉农法规实施落地,大力宣传乡村振兴、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15.持续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数智赋能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加强乡村普法工作,结合粮食安全宣传周、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生态日等时间节点,广泛宣传普及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婚姻家庭、助残敬老、反电信网络诈骗、反邪教等与乡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按上级规定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发挥典型引领作用。

16.建优“法律明白人”队伍。坚持“预防为先”理念,扎实推进“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开展“法律明白人”队伍培训教育,共同助力提升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扩大“法律明白人”法治实践工作站覆盖面,并融入“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不断提升“法律明白人”参与法治实践的能力水平。

六、做好“八五”普法收官和“九五”普法规划谋划工作

17.深化普法责任制落实。推动“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切实发挥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统筹协调作用,统筹推进全县守法普法工作。

18.总结“八五”普法验收。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安排,制定落实全县验收工作方案,认真开展自查,科学评估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八五”普法规划落实情况,全面总结五年来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成果,做好“八五”普法终期上级验收迎检工作。

          19.谋划“九五”普法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加强对“九五”普法规划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点对象、重点内容的研究,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普法依法治理的新路径、新方法,为科学谋划好下一个五年普法规划打下良好基础。


征集部门:安吉县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5-04-27 截止日期:2025-04-30
*为必填项
提出问题和建议:
(请举例说明)    
*
图形验证码: *
提交成功,谢谢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