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亚运场馆赛后利用和配套服务提升专题会议精神,市商务局牵头拟制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演赛展商旅”联动,打造“不夜杭州·购物天堂”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现予以公告,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4年5月16日至5月27日。欢迎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提出修改意见。 联系地址:杭州市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A座,联系电话:0571-85257688。 附件:关于进一步促进“演赛展商旅”联动,打造“不夜杭州·购物天堂”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
杭州市商务局 2024年5月16日
附件
关于进一步促进“演赛展商旅”联动 打造“不夜杭州·购物天堂”的若干措施 (征求意见稿)
根据市委关于亚运场馆赛后利用和配套服务提升专题会议精神,为加快建设国际新型消费中心,推进我市演艺、赛事、展会、商贸、文旅高质量发展,以“演赛展商旅”联动融合,打造“不夜杭州·购物天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措施。 一、支持大型演唱会音乐节。鼓励营业性演出单位、演出经纪机构引进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累计售票人数不低于1万、3万人次,且票房收入纳入地方国民经济统计的,分别给予每场15万、30万元支持。国际知名或国内一流的演唱会、音乐节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二、支持重大体育赛事。以亚运场馆、公共体育场馆为矩阵,引进国际国内高规格体育赛事。鼓励社会资本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竞赛表演品牌。对主办单位举办有影响力的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不含职业联赛),累计观赛观众不低于0.5万、1万人次,分别给予15万、30万元支持。国际、国家级重大赛事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市体育局) 三、支持大型展览项目。继续按照《杭州市会展业发展扶持政策实施意见办法》(2022-2025年)对引进各类展会给予相应政策扶持。(市商务局) 四、支持国际交流项目。对在杭举办参会人数100人以上、参会代表不少于五个国家(地区)、注册国际代表不少于参会人数20%的国际会议,按照注册参会国际代表每天100元/人的标准给予支持。(市商务局) 五、发放“杭州文商旅消费卡”。对外地来杭观演、观赛、观展的观众,可凭演唱会、比赛、展会门票,在纳入社零统计的商贸企业消费满1000元,可领取一张价值1672元的“杭州文商旅消费卡”,畅游杭州近30个重要景点。〔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体育局,各区、县(市)政府〕 六、推动演赛展商旅联动消费。开展演艺、赛事进景区、进商圈、进街区活动,促进文旅、体育、商贸深度融合发展,营造内容丰富、充满活力的沉浸式、体验式融合消费新场景,不断拓展消费链条,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体育局、市商务局) 七、支持休闲消费活动。支持市场主体推出更多“夜演、夜宴、夜宿、夜游、夜购、夜娱、夜读”等夜间休闲消费产品和活动,给予产品与活动实际投资金额15%-20%的支持,最高不超过50万元。(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商务局) 八、支持引进国际游客。对旅行社招徕接待的港澳台地区游客在杭参加演艺、赛事、展会等活动并过夜的,住宿1晚、2晚和3晚的分别按每晚10元/人、15元/人、20元/人给予支持;对旅行社招徕接待的外国游客在杭参加演艺、赛事、展会等活动并过夜的,住宿1晚、2晚和3晚的分别按每晚20元/人、30元/人、40元/人给予支持。(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九、提升境外人士支付服务便利性。在本市商圈、旅游景区(点)、特色街区、机场车站等境外人士重点消费场所拓展外卡受理商户、开通外卡POS机并做好国际支付便利标识张贴,对收单机构为商户新增的POS机设备,予以每台购置成本50%、最高400元支持。(市地方金融管理局) 十、支持国际客运航线。对纳入杭州航空口岸培育计划,运营满1个年度且航班执行率在90%以上的国际客运航线给予奖励,奖励资金标准不超过对应年度培育资金标准的50%。(市商务局) 十一、优化出入境便利化举措。对54个国家人员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即该54个国家的旅客凭本人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144小时内确定日期及座位前往第三国(地区)的联程客票,可选择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入境或出境,免办签证,并可在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行政区域内免签停留144小时。(杭州出入境边检站) 十二、优化离境退税服务。鼓励有资质的免税品运营商在杭选址,布局市内免税店。支持杭州企业争取免税牌照,提高免税商品购买便利度。支持国产老字号、新品牌申请离境退税商店经营资质,提高市内离境退税商店覆盖率,丰富退税商品品类。深入推进外卡、外币兑换、移动支付、现金支付等环境改善,持续优化外国人友好支付环境。(市商务局、市税务局) 十三、提升消费环境国际化品质。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推进国际化高品质商业街区建设,打造集国际消费目的地和标志性城市景观于一体的世界级消费地标。完善核心商圈、特色街区、体育场馆、旅游景区、宾馆酒店等场所的国际化标识,提升外国游客游购便利度。(市商务局、市外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十四、优化商业活动管理。优化商业外摆政策,对省级及以上示范智慧商圈和文旅消费集聚区,落实打造夜消费集市、文化艺术展演点、特色售卖点等举措,打造“摊有序”杭州模式。外摆区域拓展至全市域范围的重点商圈、街区,且允许步行街区在保障行人通行的前提下适度扩大外摆范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十五、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深化公共体育场馆惠民开放机制,建立合理的公共体育设施服务定价体系,公共体育场馆全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天数不少于330天,每周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时间不少于70小时。(市体育局) 十六、加强夜间经济保障。优化步行街、核心商圈等夜生活集聚区及周边动静态交通组织管理,在周边区域增加夜间停车位、出租车候客点、夜班公交线路等。提升夜间灯光造景,做好街景打造、装饰照明、标识指引等氛围营造工作。〔市公安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各区、县(市)政府〕 十七、突出数字服务支撑。依托市民码“境外人员版”建设,全面打造一站式数字化涉外咨询和服务线上平台,努力贯通酒店住宿、警务办事、预约就诊等刚需应用场景,为来杭境外人员打造统一城市服务入口。(市公安局、市数据资源局) 十八、加强专业人才引育。推动演艺、赛事、会展专业人才纳入杭州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享受落户、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方面的便利。鼓励在杭高校完善演艺、赛事、会展相关课程和专业,强化师资队伍,培育专业人才。用好产教融合平台,鼓励科研院所、培训机构、园区基地与企业拓展和深化产学研合作。(市委人才办、市人力社保局、市商务局、市体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十九、优化审批监管。建立“一站式”联合审批机制,成立由公安、文旅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演艺经济服务保障专班,实施专班化运作;简化大型演唱会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在符合安全标准前提下,在大型演唱会、重大展会活动期间,按照场馆(地)实际情况,最大程度优化内场容量。(市公安局) 二十、加强配套保障支持。鼓励各区、县(市)依据本措施制定配套扶持办法,加强属地资源保障力度,完善演艺、赛事、展会等主要场馆周边餐饮、交通、购物、娱乐等配套保障,延长服务时间,提升来杭人士的舒适度和获得感,共同推进全市“演赛展商旅”联动打造“不夜杭州·购物天堂”。〔各区、县(市)政府〕 本措施自 年 月 日起施行,至 年 月 日,由市商务局会同各相关部门负责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