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求《杭州市城市低收入群体增收实施意见》意见的公告

为促进城市低收入群体增收,市民政局会同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住保房管局、市总工会、市残联起草了《杭州市城市低收入群体增收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于2019年4月17日前反馈至我局救灾救济处。联系人:王利;电话:85153959;传真:85153959。



附件:杭州市城市低收入群体增收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杭州市民政局

           2019年4月9日

    

附件

杭州市城市低收入群体增收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党的十九大明确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根据省市委有关会议精神,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城市低收入群体增收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坚持保生存向保发展转变,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统筹部门资源和社会力量,构建功能完善、统筹衔接、务实管用的城市低收入群体增收体系,增加城市低收入群体收入,使困难群众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实施对象

城市低收入群体的范围对象为各区、县(市)城市低保(含支出型低保)、低保边缘家庭,特困人员、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对象。

三、任务目标

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让城市低收入群体享受到一定的社会保障政策,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指标达到全面小康标准。

四、完善低收入群体增收政策

(一)加强基本生活保障。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放在公共财政保障的优先位置。健全统一的困难群众识别机制,提升基层民生保障经办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基层民生保障能力薄弱问题。加强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落实低保和低保边缘对象就业收入豁免政策,低收入群体在享受低保、低边待遇期间,首次就业或自主创业1年内所取得的收入、第2年内取得的收入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以下部分,可不计入家庭收入,第3年起取得的收入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20%逐年递减。在增收攻坚期内,对人均收入超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低边标准的对象,给予一年的渐退期,实现稳定脱贫后再退出低保或低边范围。符合条件的重残、重病等低边家庭成员可按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加强低保标准增幅与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的衔接,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改革机制,根据消费支出调整低保标准。落实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确保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能够获得救助供养服务。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发挥临时救助应急、过渡、衔接、补充的作用,科学制定临时救助标准,积极开展“先行救助”。(市民政局、市财政局)

(二)落实医保惠民政策。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参保人员当年个人承担的符合医保开支范围的医疗费用,可按规定享受医疗困难救助,其中,《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持有者,其在规定的医药机构发生的门诊和住院医疗费予以全额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证》《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证》和二级及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持有者,其个人承担的门诊医疗费救助比例为50%、最高不超过3000元,住院医疗费救助比例为70%;《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证》持有者,其个人承担的住院医疗费救助比例为60%。持证人员在惠民医院或经惠民医院同意转入指导医院、协作医院就诊的,可按规定同时享受有关惠民待遇。对已按规定享受各类救助后,仍存在严重就医困难的人员,可由个人提出申请,各区医保经办机构审核上报,经市医疗困难救助联席会议研究同意后再予以一定的救助。(市人力社保局)

(三)实施住房救助政策。对持有有效低保证、低边证以及低收入证明且符合我市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家庭,给予廉租住房保障。廉租住房的保障形式有三种:实物配租、货币补贴、租金减免。廉租住房建筑面积在50平方米以内的部分,租金标准为每月每平方米建筑面积20元,并按照以下规定减免后计缴:持低保证的家庭减免每月每平方米建筑面积19.5元;持低收入证明的家庭减免每月每平方米建筑面积19.2元。持低边证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低于杭州市区城镇居民低保标准1.2倍的,按低保证家庭减免,其余按低收入证明家庭减免。(市住保房管局)

(四)健全就业帮扶机制。落实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鼓励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低收入群体,通过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就业。对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依靠自身条件难以实现就业的低收入人员,提供就业绿色通道,兜底保障就业,通过鼓励自主创业、企业招用、灵活就业、社区安置 “四大途径”帮扶解决其生产生活难题。加强低收入群体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支持低收入群体中的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开展高质量就业社区(村)认定活动,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通过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扶持等工作举措,千方百计促进低收入群体就业,推动实现困难群体就业保障更加充分的目标。加快发展非物质类民生保障服务,使困难群众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勤劳致富。(市人力社保局)

(五)加大教育扶持力度。完善城市特困、低保、低边家庭子女不同教育阶段的奖补或减免政策,对学前教育段特困、低保、低边家庭子女资助保育费,义务教育段住校的特困、低保、低边家庭子女资助生活补贴,高中教育段特困、低保、低边家庭子女实施免学费、资助国家助学金政策。(市教育局)

(六)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进一步落实残疾人职业培训、按比例就业、辅助性就业、电商文创就业创业、自主创业、农村残疾人就业补贴制度,各级财政部门统筹安排财政预算,及时足额安排残疾人就业创业补贴资金及工作经费,确保各项残疾人就业创业补贴制度顺利实施。各地将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重点督查落实情况。加强工疗站等庇护性就业机构建设,增加残疾人就业收入。(市残联)

(七)深化社会力量帮扶。从助学、助能、助志、助业等各方面帮助职工缓解和摆脱生活困境,做好对困难职工、低收入群体的帮扶救助,做细做实困难职工帮扶、平安返乡、爱心驿家、“送温暖”慰问、“送清凉”慰问等帮扶救助项目。深化“春风行动”,完善“春风行动”捐款献爱心机制,优化“娃哈哈•春风助学”、“阿里巴巴•春风助医”、“传化•春风助困”等救助政策,针对不同低收入群体,实现精准帮扶。(市总工会)

五、落实增收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杭州市城市低收入群体增收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杭州市民政局。区、县(市)成立相应组织。

(二)强化投入保障。坚持城乡统筹脱贫攻坚,建立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建立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制度。推动政府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将民生保障中的事务性、服务性工作委托社会力量承办,所需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对在城市低收入群体增收工作中,真抓实干、工作主动、成效明显的区、县(市),建议上级在安排中央和省专项资金时,加大激励力度。

(三)加强队伍建设。各地要按照低收入对象人数,结合当地低收入群体帮扶工作实际和困难群众基本需求,健全相关政策机制,由属地镇(街)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确定内容和范围,增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力量。村(社)要落实“一户一策”,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专业社会工作者在民生保障中的作用,为困难群众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形成更加科学的民生保障服务供给体系。

(四)强化监督考核。落实低收入群体增收责任,加强对政策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市低收入群体增收领导小组办公室适时开展督查,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能开展监督工作,纪检监察机关和财政、审计等部门通力协作,提升监督合力。

 


征集部门:杭州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2019-04-09 截止日期:2019-04-17
*为必填项
提出问题和建议:
(请举例说明)    
*
图形验证码: *
提交成功,谢谢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