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公开征求《宁波市强力推进创新深化 加快建设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公众: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全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大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紧扣建设“两个先行”示范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全力“打造一流城市、跻身第一方阵”等要求,强力推进创新深化,加快建设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我局起草了《宁波市强力推进创新深化 加快建设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于2023年4月13日前通过信函、邮件、传真等方式反馈至我局。

联系人:吴明昊   联系电话:89183236  传真:89292222

电子邮箱:350063384@qq.com

联系地址:宁波市宁穿路2001号宁波市科学技术局(邮编:315000)

附件1.《宁波市强力推进创新深化 加快建设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编制情况说明.docx

附件2、宁波市强力推进创新深化 加快建设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docx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4月7日


征集部门:宁波市科技局 发布日期:2023-04-07 截止日期:2023-04-13

征集调查结果:

序号反馈单位反馈意见采纳情况
1市委人才办1.第14页第16点,建议将“研究实施境外高层次人才个人所得税超15%以上财政补贴。”修改为“研究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科学技术创新贡献奖励”。建议将“支持企业引进省“鲲鹏行动”计划科技人才、国家重大人才计划人才,纳入省级高层次人才‘编制池’管理,享受相关政策待遇。”修改为“发挥宁波人才院作用,支持企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纳入市级高层次人才编制池管理,给予相关政策待遇。”。2.第15页第17点,建议将责任单位调整为:市科技局、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3.第26页序号4“科研人员‘扩中’改革”,建议将“开展省级引才工程、市级甬江人才工程自主评价”修改为“试点开展省级引才工程自主评价、市级甬江人才工程举荐认定工作”。4.第30页序号5“人才引育”,建议将此项内容删除。采纳
2市教育局1.《意见》中,“5.推进高水平高等院校建设。连续5年每年新增5亿元专项经费,支持宁波大学高质量完成“双一流”高校整体建设和力学一流学科建设任务,创建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对标世界一流打造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支持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发挥办学特色优势建设新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聚焦前沿科学研究和特色交叉学科发展,集聚一流师资、培育顶尖人才,争创国家级科研平台。支持宁波工程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等高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在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方向做强一批特色鲜明、与宁波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学科专业。支持宁波诺丁汉大学深化国际性大学建设,打造国际高端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平台。加强“登峰学科”建设,建成一批国内领先、特色鲜明、与宁波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学科专业群。(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建议修改为:“5.推进高水平高等院校建设。实施重点学科专业建设“161”工程,打造10个左右“登峰学科”,60个左右“优势特色学科”和100个左右一流专业。分5年投入25亿元专项经费,支持宁波大学高质量完成“双一流”建设任务,创建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对标世界一流打造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支持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打造新型研究型大学,聚焦前沿科学研究和特色交叉学科发展,集聚一流师资、培育顶尖人才,争创国家级科研平台。支持宁波工程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等高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在绿色石化、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方向做强一批特色鲜明、与宁波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学科专业。支持宁波诺丁汉大学打造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培养国际化高端创新人才,打造高能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采纳
3市文化广电旅游局1.第17页:推广“顺着运河来看海”城市文旅品牌,推出一批高质量文化创意产品和“文旅+”新业态。。。改为:推广“顺着运河来看海,伴着书香游宁波”城市文旅品牌,推出一批高质量文化创意产品和“文旅+”新业态。2.第28页第十条:去掉“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运行机制”。采纳
4市市场监管局1. P15 完善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维权、审判、处罚全流程保障机制,审判后面加“裁决”。2. P25 9.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改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3. P29 8.中国(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改为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采纳
5市人力社保局1.第16页 19.营造包容活跃的创新氛围 该部分无人社局职责内容,建议在责任单位中删除。采纳
6北仑区1.第5页第五行“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75%”  因宁波2021年度R&D经费投入强度2.76%,而北仑区为2.46%,我区GDP基数大增速较高,预计较难完成,建议适当调低该指标至3.6%。2.第5页第七行“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达到6%以上”  因2022年宁波市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1.05%,而北仑区缺乏基础研究机构,无基础研究经费,预计较难完成,建议适当调低该指标。3.第20页序号11“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2027年目标值3.4因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599.3亿元,同比增长16.7%,占营收比重2.42%;而北仑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收重1.99%,预计较难完成,建议适当调低该指标至3。不采纳
7地方金融监管局1.P13“完善金融支撑产业创新机制”修改为“完善财政金融支撑产业创新机制”。“开辟企业科创板上市‘绿色通道’”修改为“推动科创企业科创板上市”。二、“重点任务清单”第9条“加强知识产权高效运用保护”中,责任单位增加“人行市中心支行”。采纳
8市纪委监委1.第26项增加: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原则,鼓励科技创新主体大胆作为。采纳
9市财政局1.建议删除“研究实施境外高层次人才个人所得税超15%以上财政补贴”。2.“‘一人一策’支持顶尖人才领衔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和重大科研创新平台”修改为“支持顶尖人才领衔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和重大科研创新平台”。3.确保科技财政投入保持年均增速15%改为确保“十四五”时期科技财政投入保持年均增速15%以上。采纳


*为必填项
提出问题和建议:
(请举例说明)    
*
图形验证码: *
提交成功,谢谢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