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我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促进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浙江省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指引(试行)》(浙科发外专〔2022〕2号)有关规定,市科技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舟山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及审核办法(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或建议,征求意见时间为30日。如有修改意见或建议,请于2025年3月13日前以信函、电子邮件等形式反馈至市科技局。 联系人:市科技局外专合作处 潘丽娜; 联系电话:0580-2280773; 电子邮箱:491787983@qq.com; 信函地址:舟山市行政中心东一号楼市科技局1119室。 附件:舟山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及审核办法(征求意见稿) 舟山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2月10日
附件1 舟山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及审核 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促进舟山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健康有序发展,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设置标准及审核管理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浙江省教育厅等十部门关于加强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教监〔2023〕1号)《浙江省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指引(试行)》(浙科发外专〔2022〕2号)《浙江省科技厅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关于加强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的通知》(浙科发外专〔2022〕12号)《浙江省文旅厅等6部门关于做好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浙文旅公共〔2023〕1号)《舟山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舟山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所称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是指经由属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在市场监管部门或民政部门注册登记,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从事中小学生编程、机器人、科学小实验、科普知识、人工智能等旨在培养科学兴趣、提升科学素养、拓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各类科学技术培训服务的非学历培训机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科技类培训服务参照本办法要求执行。 本办法适用于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新申请设立。 二、机构设置 (一)举办者 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组织形式应为公司或民办非企业单位。举办者应是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企业或者自然人,坚持社会主义教培方向和教育公益属性,并具备相应条件。 举办者为社会组织或企业的,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人资格; 2.信用状况良好,未被列入社会组织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单位名单,无不良记录。 举办者为自然人的,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中国境内定居; 2.信用状况良好,无犯罪记录; 3.享有政治权利和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联合举办的培训机构应签订联合开办协议,明确合作方式,明确各自计入注册资本或开办资金的出资金额、方式和比例以及各方权利义务和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 中小学校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外方为实际控制人的社会组织举办校外培训机构的,应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二)机构名称 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注册名称、字号应符合国家法律和《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管理暂行规定》等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体现科技类校外课程培训服务的行业或者经营特点,应与培训内容、品牌、培训对象等具有关联性,不得含有歧义或误导性词汇。其中应含有“科技”“培训”“公司”等字样,不得使用“国际”“世界”“教育”“学校”等字样,避免与实施学历教育的各类学校名称相混淆。科技行政部门认为申请的名称不符合设置标准的,可以要求举办者更换。 (三)注册资本或开办资金 申请设立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具有与其开办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投入,注册资本或开办资金应不少于30万元人民币,并须经法定机构验定,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使用。 (四)章程 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当依法制定章程且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关于章程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家、省级政策文件的其他相关规定。需载明下列事项: 1.机构名称、地址; 2.法人属性; 3.办学宗旨、内容、规模、层次、形式等; 4.举办者、开办资金(注册资本)、资产的来源及性质等; 5.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 6.组织机构的产生方法、人员构成、任期、议事规则等; 7.机构的法定代表人; 8.机构终止程序及终止后资产的处理办法与程序; 9.章程修改程序。 (五)法定代表人、行政负责人和管理人员 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中国境内定居,信用状况良好,无犯罪记录。法定代表人应由该机构董事长、 理事长或行政负责人担任。 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行政负责人应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有3年以上的教育管理经验,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70周岁,信用状况良好,无犯罪记录或违法违规开办记录。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行政负责人不得兼任其他培训机构的行政负责人。 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应根据开办规模配备不少于3人的专职管理人员。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应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和1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财务管理人员应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会计出纳不得兼任。安全管理人员经消防安全培训方可上岗,履行安全监管职责,落实安全防范。 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做到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同步设置、党的工作同步开展,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 三、场地设施 (一)场地性质 举办者应提供与培训类别和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独立使用的固定场所(含办公用房、教学培训用房和其他必备场地)和设施,不得选用居民住宅,以及工业厂房、仓库、违章建筑、临时建筑、危房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远离污染源至少50米。培训对象含有12周岁以下(含)学生的培训场所,不得设置在4层及以上楼层、地下室、半地下室。举办者以自有场所开办的,应提供开办场所的产权证明材料;以租用场所开办的,应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租赁合同和产权证明材料。租赁期限一般应不少于2年。 (二)场地面积 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开办场地面积应与开办内容和规模相适应,能满足教学需要,应预留安全距离,确保不拥挤、易疏散。教学用房建筑面积应不少于开办场所建筑面积的2/3,且同一培训时段内生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需要较多设备、器材的课程同一培训时段内生均面积不低于5平方米(生均面积=培训场地总面积/同一时间场内学生人数,其中培训场地总面积指用于培训的场地面积,不包括配套服务场所面积)。 (三)设施设备 1.培训机构应具有与培训类别、培训层次、培训项目和培训规模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和器材资料等。采光和照明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落实好青少年近视防控要求,并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相关要求,每年开展一次空气、微小气候、水质、采光、照明、噪声、公共用品用具和中央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检测。 2.培训教室设施设备要按照培训内容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建设。科学实验应安排在专用教室进行,其场地、设备、安全等要求需与中小学校实验室要求一致。 3.教辅教具需符合培训科目的要求和青少年学习培训特点,与培训对象的年龄相适应,应具有防腐、防火、防爆、防意外伤害的性能,不能对青少年视力、身心健康等方面有负面影响。不得自制和使用未经安全检验的教具、设备等开展培训活动。 (四)安全要求 1.培训机构场所应符合国家关于住建、消防、环保、卫生等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室内装修、装饰应使用不燃、难燃材料,采光、照明、通风、给排水应达到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培训场所应依法申报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或消防验收备案。开展化学小实验等需要排放废水的,应依法申请相应的许可证。 2.培训机构要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将各类安全制度、安全注意事项和特殊要求、平面示意图及疏散通道指示图等悬挂在明显位置,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制定火灾、传染病、意外伤害等情况的应急处置预案并经常组织演练。 3.对存在安全风险的设施设备,培训机构必须组织做好安全防护,设立警示标识,配备防护用品,开展针对性安全知识宣教;对存在声光污染危害的设施设备,应采取有效的隔离及防护措施。 4.培训机构应对从业人员进行设施操作、消防安全、应急救护等方面培训,并通过购买保险等必要方式,为处置安全事故提供必要支撑。 四、从业人员 (一)基本条件 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具有包括行政负责人、教学教研人员、管理人员等在内的相对稳定的专兼职从业人员队伍。从业人员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相应的专业技能,无犯罪记录。聘用外籍人员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外籍人员应持有《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工作类居留证件。 (二)人员配备 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根据所开设培训项目及规模配齐具有相应任职资格和任职条件的专兼职师资,专职教师不少于3人。其中签订一年以上聘任合同的教学教研人员原则上不低于机构从业人员总数的50%;面向中小学生的线下培训,每班次专职教学人员原则上不低于学生人数的5%。聘用师资应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并持有政府部门颁发或认可的与培训内容相对应的《教师资格证》或相应的职业(专业)能力证明。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含教研人员)。 (三)人员管理 从业人员的资质审查和聘用工作由培训机构负责实施。培训机构应与聘用的从业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保障其工资、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权益。 (四)从业资质 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所聘用师资除了应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政府部门颁发的与培训内容相对应的(如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综合实践、物理等专业)的《教师资格证》。 2.与培训内容相应的职业(专业)能力证明(如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证书、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认证、全国电子信息人才能力提升工程专业技术证书等)。 3.相应职业(专业)职称证书。 五、培训内容 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的培训内容,应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 (一)课程设置要求 1.应根据培训的目标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及计划,明确课程标准,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2.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 3.不得以科技类校外培训之名进行任何形式的学科类课程培训。 4.不得开设易燃易爆、使用或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低俗有害、盗版侵权等危害人身及社会公共安全、有悖公序良俗、违背科学精神的课程内容。 (二)培训教材要求 1.培训机构可选用正式出版物或自编教材(含书籍、视频、音频资料等)作为培训教材。采用正式出版物作为培训教材的,应与其培训课程内容相匹配,在培训机构招生简介、网站平台上予以公示。采用自编材料作为培训教材的,须建立教材编写、审核、选用、备案以及编写人员资质或专业能力审查等内部管理制度。 2.培训机构应当对教材内容的合法性、合规性、安全性作出书面承诺,并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监管和社会监督。 3.所有培训材料应存档备查,保管期限不少于使用完毕后3年。 六、审批登记 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登记实行属地管理,举办者自主申报机构名称后向县(区)、功能区科技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科技行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出具审核意见。举办者持审核意见书及其他法定登记材料,到注册地市场监管或民政部门办理登记注册。市场监管部门、民政部门依法核发营业执照或登记证书。最后,培训机构须入驻“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https://xwpx.eduyun.cn/bmp-web/)。具体流程如下: (一)申报和审核 1.名称申报。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举办者至属地县(区)、功能区登记管理部门进行名称自主申报,填写《舟山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立申请表》(见附件1),并签订《舟山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承诺书》(见附件2)。 2.网上申请。完成名称申报后,举办者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https://www.zjzwfw.gov.cn/)或“浙里办APP”搜索“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立审批”,根据举办者类型,选择对应事项在线办理,填写许可办理相关信息并提交相关材料,全程网上提交材料,无需提交纸质材料。 3.审核、公示。属地科技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线上审核,并派员进行实地勘察审核。对拟同意设立的培训机构,在培训场所、属地科技行政部门官网,或其他途径进行7个工作日公示。 4.意见出具。根据审核和公示情况,属地科技行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线上出具审核意见书。属地科技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于举办者线上提交申请材料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核意见书。 5.法人登记。审核意见将线上自动流转至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或民政部门的线上审批平台,进行法人登记手续的办理。营利性培训机构至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依规办理营业执照,至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手续;非营利性培训机构至民政部门依法依规办理民办非企业法人登记证,至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6.备案完结。举办者完成法人登记20日内,向属地科技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登记证书或营业执照复印件、《舟山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明细表》(见附件3)申请备案。办结并入驻“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属地科技行政部门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通过审核,完成培训机构设立流程。 (二)变更和注销 培训机构法定代表人、行政负责人、地址、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开办资金等事项变更,须提交申请(见附件4),经审核部门同意后办理变更手续。 不再从事科技类校外培训业务的,应主动到审批部门提出注销申请(见附件5),经审批部门同意后办理注销手续。 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须经审批登记后才能开展培训,且不能与学科类培训机构共同使用。培训机构涉及多个点位的,要做到“一点一证”,在核准的培训地点办学,不得擅自增设分支机构或培训点。 伪造、变造、出租、出借、买卖审核意见书的,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审核意见书;以非法手段取得培训机构审核意见书的,对原取得的培训机构审核意见书,予以撤销。 七、资金监管 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收费管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浙江省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执行。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应根据市场需求、培训成本等因素合理定价收费,培训机构收费项目及标准应当向社会公示,并自觉接受发改、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监管和群众的监督。不得采取重复收费、扩大收费范围、虚增培训课程等方式变相提高收费标准;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进行价格欺诈;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培训收费标准。 培训机构应当在银行设立专用账户对预收学费进行管理。不得一次性收取或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每个培训项目不得收取或变相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收费时间不得早于开课前1个月。 培训机构因终止办学、合并、分立、变更等原因需要变更专户信息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完成专户变更,并在3个工作日内报属地科技部门备案。 八、信息公开 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在显著位置设置信息公示栏,按照统一模板统一规范公示以下内容(见附件6): 1.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 2.审核意见书或办学许可证; 3.收费价格信息; 4.培训服务合同; 5.安全管理制度(含消防疏散示意图); 6.教培人员信息(含照片、姓名、从业资格、任教课程等信息); 7.投诉电话(含培训机构、业务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电话); 8.温馨提示; 9.其他要求公开的内容。 九、年检管理 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接受属地科技行政部门和相关登记管理部门年检。已获得许可的培训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属地科技行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办学资格: 1.在申请过程中存在严重弄虚作假行为的; 2.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失信或有严重违法行为的; 3.未按期报告与审批条件有关重大变化情况,或连续两年年检不合格者。 十、其他说明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本办法由舟山市科学技术局负责解释。国家、省、市法律、法规和规章关于校外培训机构设置、审批、监管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附件:1.舟山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立申请表(示例) 2.舟山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承诺书 3.舟山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明细表 4.舟山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变更申请表 5.舟山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注销申请表 6.浙江省校外培训机构信息公示栏 7.舟山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负面清单 附件1 舟山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立申请表(示例) 审核编号:舟山定海[2023]1号 机构名称 |
| 机构性质 | £营利 £非营利 | 机构地址 |
| 法定代表人 |
| 身份证号 |
| 手机号 |
| 行政负责人 |
| 身份证号 |
| 手机号 |
| 房产性质 | £自有 £租赁 | 注册资本(开办资金) | (万元) | 场所面积 | (平方米) | 教学面积 | (平方米) | 从业人数 | (人) | 其中: | 教学教研人数 | (人) | 专职教师人数 | (人) | 签订一年以上聘任合同教师人数 | (人) | 培训对象 | £学龄前儿童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 £高中生 | 举办人(股东) | 投入方式 | 出资额(万元) | 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自然人身份证号码 |
|
|
|
|
|
|
|
|
|
|
|
|
|
|
|
|
|
|
|
| 培训内容 | 举办者联系人 | £ 编程 £ 机器人 £ 科学小实验 £ 科普知识 £ 其它: | 姓名 |
| 手机号 |
| 邮箱 |
| 承诺:对本表填报内容和相关办学申报材料的真实有效性负责。 培训机构举办人(签章): 培训机构拟任法定代表人(签章): 年 月 日 | 实地 踏勘 情况 | 踏勘日期: 年 月 日 |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 本单位于 年 月 日收到 (拟设立机构名称)设立申请,经审核,该机构符合要求,同意开展科技类校外培训业务。 有效期:自核准之日起30天。 主管部门盖章: 核准日期: 年 月 日 |
审核编号:(注:批准编号为舟山+行政区区县+年+序号) 附件2 舟山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承诺书 为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运营管理,本机构郑重承诺: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依规办学,热爱教育事业,努力发挥科技类校外培训对学生素质的提升作用,争做校外培训行业典范。 2.严格遵守舟山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的相关要求,不擅自降低标准,不以科技类校外培训之名举办任何形式的学科类课程培训。 3.本机构所聘教职工在从业期间表现良好,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爱护学生,无违法犯罪记录。 4.本机构所用的所有课程教材来源及内容合法、合规,不悖公序良俗,不违科学精神,不存在盗版侵权等违法情形,并自愿接受科技、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5.不乱收费、哄抬收费标准,履行资金监管要求。 6.坚持实事求是进行招生宣传,不作虚假、夸大陈述,不误导学生及家长。 7.严格落实从业人员日常管理和教学场所、设施设备安全检查,加强应急演练,履行培训期间的安全保障义务和监护责任。 8.自觉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配合做好机构年检工作,对违法违规问题及时整改,并自愿接受相应处罚。 培训机构举办人(签章): 培训机构拟任法定代表人(签章): 年 月 日 附件3 舟山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明细表 培训机构名称(签章): 年 月 日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工作岗位(注明 是否多点任职) | 学历 | 从业资质 | 从业年限 | 身份证/护照号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1.此表填写的是一个培训点的全部人员; 2.如果在一个培训机构多个培训点任职,应当注明。
附件4 舟山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变更申请表 申请时间: 年 月 日 机构名称 |
| 法定代表人 |
| 身份证号码 |
| 联系人 |
| 手机号码 |
| 变更事项 | □名称 □法定代表人 □行政负责人 □培训场所 □培训内容 □注册资本 | 变更前 |
| 变更后 |
| 培训机构法定代表人签章(分支机构由隶属企业或单位盖章): | 主管部门意见 | 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 说明 | 本审核意见,有效期30天。 |
附件5 舟山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注销申请表 申请时间: 年 月 日 机构名称 |
| 法定代表人 |
| 身份证号码 |
| 联系人 |
| 手机号码 |
| 注销原因 |
| 培训机构郑重承诺: 本机构不存在未履行的债务,不存在未了结的法律纠纷,依法依规进行清算,并按规定对剩余财产进行处置。如弄虚作假,自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培训机构法定代表人签章(分支机构由隶属企业或单位盖章): | 主管部门意见: 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
附件6 浙江省校外培训机构信息公示栏  附件7 舟山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负面清单 类别 | 序号 | 负面清单 | 举办者(社会组织或企业) | 01 | 未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人资格的 | 02 | 法定代表人未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 03 | 法定代表人未在中国境内定居的 | 04 | 法定代表人信用状况不良的 | 05 | 法定代表人有犯罪记录的 | 06 | 法定代表人被剥夺政治权利和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 07 | 拒不配合监督检查,对问题整改不力的 | 08 | 有违法违规举办其他培训机构既往史的 | 09 | 弄虚作假,恶意规避机构准入审核条件的 | 举办者 (个人) | 01 | 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 02 | 未在中国境内定居的 | 03 | 信用状况不良的 | 04 | 有犯罪记录的 | 05 | 被剥夺政治权利或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 06 | 拒不配合监督检查,对问题整改不力的 | 07 | 有违法违规举办其他培训机构既往史的 | 08 | 弄虚作假,恶意规避机构准入审核条件的 | 法定代表人 | 01 | 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 02 | 未在中国境内定居的 | 03 | 信用状况不良的 | 04 | 有犯罪记录的 | 05 | 被剥夺政治权利或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 06 | 中小学在职教师(含教研人员) | 行政负责人 | 01 | 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 02 | 未在中国境内定居的 | 03 | 信用状况不良的 | 04 | 有犯罪记录的 | 05 | 被剥夺政治权利或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 06 | 未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的 | 07 | 教育管理岗位经验少于3年的 | 08 | 年龄超过70周岁的 | 09 | 未持有健康证的 | 10 | 弄虚作假,恶意规避机构准入审核条件的 | 11 | 中小学在职教师(含教研人员) | 12 | 已担任其他培训机构的行政负责人 | 教师和管理人员 | 01 | 信用状况不良的 | 02 | 有犯罪记录的 | 03 | 被剥夺政治权利或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 04 | 未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和财务管理人员) | 05 | 未取得相应专业的教师资格证书或相应的行业资质证书或专业能力证明的 | 06 | 未持有健康证的 | 07 | 存在学历、从业资格等证件造假行为的 | 08 | 外国人未取得来华工作许可的 | 09 | 外国人持有的是C类工作许可的 | 10 | 在境外的外国人 | 11 | 中小学在职教师(含教研人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