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科学技术局关于《关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的征求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委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促进民菅经济发展壮大有关决策部署,加快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高水平建设“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起草了《关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如有意见请于2024年4月30日前反馈至德清县科学技术局工业与高新科,联系电话:0572-8121516。  

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2024年3月29日 

关于《关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的起草说明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委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促进民菅经济发展壮大有关决策部署,加快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高水平建设“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等九部门印发<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加快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3—2027年)>通知》,起草了《关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附件:《关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关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委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促进民菅经济发展壮大有关决策部署,加快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高水平建设“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等九部门印发<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加快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3—2027年)>通知》,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市县会议精神,以国家创新型县建设为牵引,聚焦创新深化战略核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为主线,打造最优创新生态,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推动企业成为从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到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的主导力量,加快构建企业创新活力更加凸显、产业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新产业新业态持续涌现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破解创新链和产业链“两张皮”问题,塑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优势。

2024年,力争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0家、省级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0家;新建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每亿元营业收入发明专利数量达到1.4件,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保持在4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8%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到8%以上,加快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高水平高质量打造中国“智驾之城”“德清制造”在全国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的位势明显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更具优势科技企业队伍

1.培育创新能力卓越的科技型骨干企业。开展科技企业创新“陪跑”行动,赋能科技型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后备企业加速成长。聚焦省级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在国家、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加速企业创新人才引育,建设细分领域内世界一流企业。通过一企一策、分层培育、分类指导,迭代优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后备培育库,打造科技企业“创新雁阵”。面向“315”科技创新体系、“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主动梳理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大、商业模式新的科技型企业,绘制个性化企业成长“科技树”,提供定制化全链条精准科创服务,引导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2024年,力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0家、省级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0家。

2.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拓展创新深度。实施“一起益企·对标成长”企业培育三年行动,开展“企小帮”志愿服务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专项行动。坚持分层分类分级培育,构建完善“专精特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梯度培育体系,制定“专精特新”精细化培育方案,引入专业第三方培育机构开展专业指导服务,搭建“专精特新”培育工作政企机构三方联系群,实施优质中小企业动态管理。聚焦专精特新企业主业,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创新,合理开展专利布局。深入实施首台(套)提升工程,聚焦智能装备、数控机床、节能环保设备、关键零部件等重点装备领域,鼓励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开展首台(套)产品工程化攻关项目,加强开发一批具有突破“卡脖子”技术、破解产业链“短板”问题的核心技术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应用。2024年,力争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家,新增省级以上首台(套)装备产品3项以上。

3.推进企业科创平台提能升级。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实施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行动。完善企业研发机构梯度培育体系,按照“有研发场地、有研发投入、有研发人员、有研发项目”的“四有标准”支持中小企业建立省市级研发中心,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和规上企业建设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实现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研发机构“全覆盖”。支持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积极参与省实验室、全国和全省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与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等联合共建实验室,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开展科研攻关。大力招引世界一流企业来德设立研发总部或者区域研发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并购或自建方式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2024年,力争新建省级高企研发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0家。

(二)推进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4.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开展研发投入“两清零一提升”行动。加快3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机构清零、5千万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活动清零,促进企业实现高新化、专精特新化发展。深入实施研发投入“红黄绿”三色清单管理,重点关注研发投入超千万、负增长、零申报企业,发挥科技新政撬动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实施研发总量、研发增幅“双十强”企业评选、表彰。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涉税增值服务,深入拓展“税路通”服务品牌,切实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基础研究投入税收优惠、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实现“纳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纳税人”转变。2024年,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率达到53%以上。

5.加快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计划改革为契机,围绕“315”科技创新体系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发挥好企业“出题人”作用,组织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省“双尖双领+X”重大科技项目、市“揭榜挂帅”项目攻关需求征集与榜单编制,鼓励企业等市场主体从生产实践中凝练重大科技攻关需求,争取纳入重大科技项目申报指南。发挥好企业“答题人”作用,聚焦具有国内领先产业链,以重大任务为牵引,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链主企业等龙头企业牵头,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模式,联合开展产业链共性技术问题攻关,争取重大科技成果,推动资金、人才等资源向创新联合体集聚。2024年,申报省“双尖双领+X”重大科技项目10项以上。

6.促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深化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建设,迭代升级产学研“德清模式”,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赋企行动。推动网上技术市场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积极争取浙江省技术市场双碳分市场落地德清。联合高校院所分领域、分类别开展校企直通车活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探索建立技术经纪人收益分配机制,鼓励企业、高校院所等机构对技术转移人员给予一定额度奖励。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联动上下游企业,整合创新要素资源,深化“企业主体+高校院所为主力+政府支持”组织模式,鼓励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武大技术转移中心等有条件的单位培育建设生物医药、新材料、地理信息等领域概念验证中心。迭代创新服务券制度,鼓励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高校研究院,龙头科技型企业等县内优势单位建设共享实验室,开放共享科研仪器设备,为中小企业提供测试分析、小试、中试等服务。2024年,征集企业、高校院所各类科技成果200项,力争促成“产学研”科技合作及产业化项目60项。

(三)提高企业创新资源整合,营造创新创业优质生态

7.增强金融服务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创新、人才创业,谋划设立运营“人才科创基金”。组建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策源的创投项目库、行业专家库、共享数据库,全流程支持与管理科创人才基金运行,弥补社会资本对早期企业、项目支持不足等问题,加快科技成果向德清集聚。完善科技领军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与产业基金、金融机构对接机制,积极争取省科创母基金支持,形成产业基金、银行信贷、专项债券、资本市场协同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局面。实施“凤凰行动”升级版,建立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为主的企业股改上市培育清单,每年动态保有10家以上重点上市后备企业。通过贷款贴息、科技保险补贴等方式,为科技企业提供特色化金融支持。2024年,力争新增科技服务业贷款20亿元。

8.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集成改革,打造“地信+”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集聚德清县地理信息、车联网、通用航空、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地信+”产业优势,立足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地运行,探索建设全球级“地信+”产业知识产权大脑,实现全球级“地信+”专利和标准数据集合,为产业集群创新创强提供知识产权管理和决策支持。布局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数据知识产权、专利开放许可、专利导航等项目,推动实施创新过程知识产权管理国际标准,放大知识产权增值赋能效应。加强知识产权“快保护”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地理信息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建设,打造地理信息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标杆地、纠纷解决优选地、沟通协作引领地、专业研究实践地,进一步激发知识产权创新活力。2024年,力争全县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达27件。

9.支持企业引育高水平创新人才。加大对企业引进全球制造业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等的引育支持力度,开展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动态建立“金象金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重点科技型企业、“南太湖精英计划”创业项目等4类100家重点企业库,打造优质引才中介库、专家资源库,持续打响“德云端”常态化才企对接品牌,抓好“匹配、申报、到岗、达效”全流程服务闭环。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行动,深化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落实湖州市“人才强企”评价制度,加强“人才强企”结果应用,对列入市百强企业予以重点激励。落实重点企业D类人才“自主举荐”制,打破人才评价在学历、职称等方面的条件限制,深化提升省级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支持人才智力密集、自律规范、影响力大的行业龙头企业依规组建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承担职称评审社会化改革任务。支持民营企业与院校开展技能人才订单培养、联合培养。破解偏远乡镇企业高端技能人才引才留才难题,在地信小镇打造一万平米“研销基地”,带动高端人才、技能人才集聚。2024年,力争引进培育国家级和省级人才和团队50个,招引大学生及各类人才2万名,培育卓越工程师10名,后备人才20名。

(四)推动产业创强提质增效,促进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10.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以建设国家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示范区为抓手,加大激励支持力度,强化要素保障,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引领制造方式智能化变革,大力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集群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加快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加大激励支持力度,强化要素保障。2024年,力争规上工业企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

11.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等产业,完善“链长+链主”机制,强化精准链式招引,积极培育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落实省政府《关于支持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浙江德清)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化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探索车联网和智能驾驶规模化商业运营模式,推动一批应用场景落地,引进一批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项目。支持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内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级重大科技项目。2024年,力争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

12.加速突破未来产业。加快北斗地信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依托“地理信息+”产业基金,大力招引“地信+”产业链项目,以地信小镇、砂村车联智造平台为载体,打造南北联动发展格局。推进“地球磁场模拟与监测系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期培育,加快莫干山地信实验室实体化运行,谋划共建国家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校地合作共建的浙工大地理信息学院尽快完成组建并启动招生,启用“一带一路”地理信息国际学院培训中心,重点培养国内一流专业人才。2024年,力争以“地理信息+”为特色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营业收入增长20%。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县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定期听取工作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县科技局、县经信局会同县级有关部门及高新区、各镇(街),落实重点目标任务,加强上下贯通、条抓块统、统分结合,形成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工作合力。

(二)完善推进机制。强化企业创新政策落地,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政府决策机制。县科技局、县经信局、县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加强与企业创新发展诉求对接,畅通常态化问题征集、办理与反馈渠道,定期梳理企业问题清单,分类分批次解决。

(三)加强考核激励。强化上下联动,加大考核力度,推动高新区、各镇(街)将高质量培育发展科技企业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科技型企业培育、企业科创平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相关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

(四)加强宣传引导。加强企业创新政策宣传解读,开展科技企业研发创新、成果转化等政策推介培训。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及时总结推广一批科技型骨干企业科技创新的典型案例,为企业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征集部门:德清县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4-03-29 截止日期:2024-04-30
*为必填项
提出问题和建议:
(请举例说明)    
*
图形验证码: *
提交成功,谢谢您的参与!